超級電容器介紹
超級電容器介紹
超級電容器(Supercapacitor)是由兩個浸在電解液的電極和阻止電荷在兩極移動的隔膜組成。
工作原理
超級電容器 (Supercapacitor)儲存能量是基于相對的兩個雙電層電極表面的靜電荷, 電荷形成于電極和電解液之間。當充電時, 在電場作用下電解液中隨機分布的離子向相對極性的電極表面移動。 這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現象而不是通過一個化學反應, 并且也是高可逆的過程, 從而獲得高功率,高循環壽命, 長的擱置壽命以及免維護的特性。
特點
額定電壓:至3.0 V
高輸出(與電池比)
高效率(與電容器比)
環保型
無維修費用
寬溫度范圍(-40 °C ~ 65 °C)
低內阻
各元件的均衡及過電壓保護裝置
容易構建高電壓用模式
有效率的散熱設計

產品比較
與可充電電池相比,超級電容器 (Supercapacitor)作為能量儲存器件具有不同的充放電特性。 在充放電時,電池具有電壓平臺,而超級電容器 (Supercapacitor)只顯示電壓的線性關系。 電壓的線性關系可以通過DC/DC轉換而變成恒電壓平臺。 通過測量的電壓很容易計算超級電容器的存儲能量。
超級電容器的法拉單位與電池的安時單位經常會讓使用者困惑。
使用下列公式很容易計算存貯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總能量。
能量(焦耳)= 1/2 X 容量(法拉第)X 電壓(伏)
這個公式可以將法拉第轉化成電池常用的瓦時單位。
能量(瓦時)=能量(焦耳)/3600(秒)
凹克建議超級電容器的電壓使用范圍是最高電壓到一半, 釋放3/4的能量
